找到相关内容57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澫益法師儒佛會通思想之研究——以《學庸直指》為例

    說法不盡相同。以下,就三教性質與會通焦點兩方面來看法師關注的焦點。   首先,就三教性質來看。法師曾自述對於三家的學習歷程:「蕅益子年十二談理學而不知理,年二十習玄門而不知玄,年二十三參禪而不知禪,年...心性,迥超異同窠臼也。夫嘗試言之,道無一,安得執一以為道。道無三,安得分三教以求道,特以真俗之跡,姑妄擬焉。…….故儒與老主治世,而密為出世階,釋主出世,而明為世間祐。(,《蕅益大師全集》冊17,頁...

    周玟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2738892.html
  • 净空法师谈发菩提心

    ,菩提心没法子发。这是一般大乘经论的说法。   蕅益大师在《弥陀经要解》里跟我们讲“发菩提心”,是其他经论里所没有的;过去历代祖师也没有这种说法。他说,“真正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,就是无上菩提心”。这是蕅益大师的创见、发明。他的发明有没有错误?如果我们深入经藏,就体会到蕅益大师这句话的真实性、可靠性。他一点儿都没有说错,只是古来的祖师大德没有发现。如果早发现,不知道多少人得度往生。因为发求生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菩提心|发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7585083347.html
  • 摄净归禅与摄禅归净——中国净土宗发展历程探析

    ,于是从德清弟子雪龄出家为僧。蕅益一生思想多变,最终归心净土,并从各方面论述称名念佛法门的高妙。由于蕅益在净土方面的贡献,因此,他被人们称为净土宗的九祖。  蕅益在净土宗上的突出贡献,是将净土法门进行提升,使之成为涵盖一切修行的方式。蕅益极端重视《阿弥陀经》,并做《阿弥陀经》要解。在《要解》中,蕅益认为持名念佛是了义中最了义,圆顿中极圆顿,方便中第一方便。蕅益同样采用理事二分的方式诠释持名念佛法门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3868905.html
  • 极乐世界四土生因

    mdash;注)。”智者大师的回答,表明自己还属凡夫,只能生到凡圣同居土。蕅益大师临终示偈,表明自己的修证位果,“名字位中真佛眼,未知毕竟付何人?”蕅益大师自称尚居名字位入,圆悟藏性,与佛同俦,而见思惑尚未能伏,何况乎断?换句话说,蕅益大师亦只能生凡圣同居土。本世纪大彻大悟人,亦多多是此等身份。二位大师的本迹不可测度,然其末后示位,以身说法,杜塞后世以凡滥圣之弊,恩德...

    大安法师(魏磊)著

    净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084551182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发展史述略讲义〈十三〉

    如憨山〈德清〉、紫柏〈真可〉、莲池〈株宏〉、蕅益〈智旭〉,佛教界称之谓“明末四大师”。他们都是深习儒家学说,后来宣扬佛教的思想,也都是儒佛同参,互为依傍。  憨山大师因名位过高,牵涉宫廷争立太子的案中,被贬到过潮州,他一生著作等身,门弟子编集其全部著作,自题为《梦游集》,其中有佛化言儒的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直指,佛化言道的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注等。莲池、蕅益两位大师专弘净土,而蕅益的著述,也有佛化言儒...

    范观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2269388.html
  • 念佛摄心偈

      见云水堂书壁,照录。  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有云,若信愿坚固,临终十念一念,亦决得生。若无信愿,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,雨打不湿,如银墙铁壁相似,亦无得生之理。祖师如此极力道破,乃为一辈以持名压捺妄想,不知求生者,吐肝吐胆,剖心沥血之诚实语,修净业者,不可不知也。但吾人既知生信发愿,决定求生。奈妄想纷飞,口虽念佛,心全昏散,亦属往生之障。若如森之业障深重之最极钝根,遵照前人几许良法,均觉...

    佚名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30053261.html
  • 大安法师网络专辑开通

    莲池大师、蕅益大师、印光大师等祖师的丰富著作。法师特别推崇印光大师,一是因为印光大师的时代较近,当时大师在《文钞》中所答复的问题很适合当代人;二是印光大师注重的儒家思想恰好是当代人所缺乏的做人基础。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大安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9/1452365777.html
  •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,而碍正法!

     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,而碍正法!勿逐悭、贪、嫉妒、我慢、鄙覆习气,而自毁伤。——蕅益大师   这是读书人的毛病、习气,这些东西会障碍清净心。为什么呢?它是激发感情的。诗词歌赋引发人的感情、喜怒哀乐,这就障了道。道是什么呢?是清净心,是如如不动。所以佛教诫初学守持八关斋戒,就清清楚楚教导我们,不可以唱歌、跳舞、看戏,这是绝对有碍道心的。诗词歌赋跟这个是一类的,所以不可以贪着,这是妨碍正法,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戒律|在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21393214178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若不研究经典,遍参知识,怎么知道该不该学净土法门?

    问: 若不研究经典,遍参知识,怎么知道该不该学净土法门? 印光法师答: 今代为答曰,吾已遍研教理,普亲诸圣,故能如是。岂寻常所谓研究亲近者哉。何以言之。净土法门,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。文殊普贤之所指归也。马鸣龙树之所弘扬也。匡庐,天台,清涼,永明,莲池,蕅益之所发挥倡导,以普劝夫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也。此诸菩萨大士,于千百年前,早已为吾遍研藏教,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,得预补处,即此一生,...

    印光大师

    净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9/14062817396.html
  • 千山同月

    千山同月  非常感谢传扬法师去年寄来蕅益大师的《阿弥陀经要解讲义》及宝静法师讲述的《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》。经过数月自修,加上参加千佛寺的佛七,主七和尚瑞法法师在打七期间,以要解讲义为开示内容,末学...一期生命的结束。蕅益大师说明,今发愿,今生极乐,当发愿,当生极乐,任何时候只要发愿往生,即使十念称名者,当下即可得到清净。从这里能够理解到临终并非指这一期生命的结束;若仔细观察我们的心念,一直是生生灭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450251.html